Search


《文化台灣系列講座》—
「天氣俗諺透露天機—以天氣俗諺講台灣諺語之美」
  • Share this:


《文化台灣系列講座》—
「天氣俗諺透露天機—以天氣俗諺講台灣諺語之美」

昨日的文化台灣系列講座,我們與慈暉基金會邀請到了盧廣誠教授來帶我們從天氣俗諺看台灣諺語之美。

先人敬畏鬼神也敬畏大自然的力量,從日常生活中經年累月的觀察。
累積了許多觀察天氣變幻來預測前後因果,或判斷該年農作收成狀況的俗諺。例如【二月初二霆雷,稻尾較重秤錘。】就是在說,若在農曆二月初二那天打雷,那季的稻子收成就會豐收滿滿。
【春南夏北,無水通磨墨。】就是在說若遇到春天颳南風,夏天颳北風,那麼就可能要遇到乾旱了。至於【立夏小滿,雨水相趕】。就是在二十四節氣當中「立夏」與「小滿」之間,屬梅雨季節,雨水特多。
 
現在使用智慧型手機就能看見世界各地一整週的天氣預報,依賴科技的現代台灣人多早已逐漸遺忘先人留下來的生活智慧,看到這些台灣早期留下來的經典俗諺,是不是覺得很有意思呢?
 


Tags:

About author
李前總統登輝先生為了持續推動他過去所致力的民主化、本土化的改革,於2001年12月間號召台灣社會有志之士成立「群策會」,盼藉此凝聚並發揮民間力量,深化台灣民主、提昇台灣主體意識。 2012年8月31日正式更名為李登輝基金會,並致力於籌建李登輝圖書館,以為守護台灣主體意識及民主價值的永久基地。 捐款帳號 戶名:財團法人李登輝基金會 郵政劃撥帳號:19762812 國泰世華銀行 八德分行 077-03-500688-8 台新銀行 淡水分行 2089-01-0000128-9
致力於台灣主體意識提升及民主深化的NGO組織
View all posts